马仙文化始于唐朝初期,发源于浙江省景宁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是浙闽等多省世代传承,崇信马仙的传统民间习俗。景宁设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取“景泰缉宁”之义,故名景宁。1984年6月,国务院批准以原景宁县地域设立景宁畲族自治县。1987年,浙江省政府授予景宁“革命老根据地县”称号。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洞宫山脉中段、浙闽两省结合部,毗邻两省三地八县市,有340余公里的边界线。其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的狭长带,构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
景宁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畲族文化源远流长,畲族歌舞、服饰、语言、习俗等都别具特色,菇民戏、花灯、木偶戏、花鼓戏等民间艺术生动活泼,1994年9月,畲族民间艺术团赴日本参加福井“国际艺术节”,畲族山歌从此走出国门名扬世界。“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畲族山歌之乡)”。并相继获得“中国民族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浙江省畲族风情采风基地”等称号。
景宁是“生态之乡”,是全省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 全县有林地243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49万亩。县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近800座, 98%以上的地表水是二类水质,森林覆盖率达81.1%,栖息着500多种珍稀动植物和4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生物物种十分丰富。境内有被专家誉为华东第一湿地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望东洋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景宁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五、全省第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
景宁是“香菇之乡”,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1995年“山山”牌香菇、黑木耳都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2001年分别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香菇之乡”。2006年,景宁香菇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菇”之一。景宁多次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
景宁是“茶叶之乡”,先后荣获“中华茶文化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出产的惠明茶早在1915年就与贵州茅台酒、天津泥人张一起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近年来统一惠明茶的品牌使用后,在品牌建设.上实现了长足发展。2004年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2005年被国务院国家事务管理局确定为国务院专供茶。2008年“惠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景宁是“廊桥之乡”,境内留存着许多古色古香的木拱廊桥41座,是畲乡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特别是大际乡的胡桥、东风桥,东坑的上桥、下桥、白鹤桥、平桥、龙潭桥、北溪桥和大赤坑的成美桥、大地桥等,建筑风格独特,颇有古建筑韵味。如今的景宁廊桥已经浓缩成一种旅游文化,成为游人、摄影家们驻足观赏和民俗研究的对象,每座廊桥都以其独具魅力的故事吸引着游人。
景宁是“农村水电之乡”,县内水力资源极为丰富,理论蕴藏量有66.6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容量53万千瓦,占全省可开发量的十分之一,现已开发水电站160余座,总装机3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1亿千瓦小时,2004年被水利部授予“中国农村水电之乡”称号。有“华东第一峡”炉西峡、溪源湿地的典型代表望东垟、地质公园九龙湾遗。
现在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正在努力创建高等级景区城,这里有原真纯净的生态山水,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有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让人倾情神往;这里有宁静质朴的乡村田园,让人心生向往。
马仙非遗文化交流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
电话:139-1153-0558
E-mail:
Copyright(c) 2020 www.mxwh.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