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至31日,由县政协主席张峰亲自率领的湄洲岛妈祖信俗文化等考察学习活动圆满完成。县政协副主席叶毅青、秘书长李晓荣、民宗侨台和社法委副主任钟婷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吴文伟、副局长柳虹宇,鸬鹚乡政府乡长李朱凯,县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主席叶华杰,县马仙非遗研究会会长夏昌宝、常务副秘书长陈玉林等参加了考察学习活动。
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妈祖文化旅游度假区、妈祖源流博物馆和湄洲岛妈祖信俗文化公园,全面了解了妈祖信俗的发起历史和非遗保护传承等主要内容,参观了妈祖信俗文化展览馆,瞻仰并学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妈祖信俗的高度评价。
妈祖是一位历史人物,她原名林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因海上救难捐躯。在福建,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广为传播,被誉为海神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据史料记载,妈祖曾经护佑宋元明清的册封使者远涉重洋、履波踏浪,对东海外诸藩国的册封,曾经护佑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和平壮举,曾经护佑无数的商船长风破浪直济五大洲,完成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物资交流和文明互鉴。在福建东南沿海,妈祖曾经护佑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下南洋赴欧美,完成了华侨华人的美好梦想。可以说,妈祖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神,也是世界级的海洋保护神,截至目前,全世界有4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妈祖庙。
作为世界级历史文化遗存,妈祖在各个朝代受褒封34次,是中国褒封次数最多的“海洋之神”。在与两岸交流中,“一尊妈祖两岸情,追根溯源两岸亲”成为真实的写照,就台湾地区,妈祖庙就达3000多座,可见海峡两岸是“人同根,神同源”。自1987年以来,台湾信众潮水般涌现湄洲朝圣,世界各地妈祖庙到湄洲祖庙分灵络绎不绝,形成了世界性的“妈祖热”。
考察组认为,马仙与妈祖、陈靖姑位列中国三大女神,马仙信俗起于唐朝,发源于我县鸬鹚,作为马仙信俗的发源地,信俗文化覆盖我县山村和福建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马仙宫殿1000多座,信俗民众达7000万。其中我县从唐开始至今,建有马仙宫近150座,香火不断,祀奉不绝,由此形成的仪轨文化和民俗文化深得民众喜爱,其文化内涵丰富,历史底蕴深厚,是农耕文明的历史缩影和人文价值的历史体现。
考察组一行还参观了泉州惠安的龙捷石刻研创中心设计室及其工场,听取了研创中心负责人关于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及其营销思路,并与公司主创设计师陈耿龙就我县马仙信俗文化的IP创意设计进行了深度交流。
县政协张峰主席在考察座谈时指出,景宁作为马仙文化的发源地,要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积极借鉴妈祖非遗文化发展模式的经验,充分挖掘马仙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影响力。要准确把握非遗申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共同参与,全力推进马仙信俗从省级非遗上升为国家级非遗。要顺应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策划能够体现马仙信俗文化价值的文创和旅游产品,推动非遗资源产业化、市场化,打造非遗文化IP,助力景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图为考察学习现场
文·图/苏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