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仙非遗文化交流网
专题报道
新年怎么干|让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强势
来源:马仙非遗文化交流网       日期:2021-01-23 20:34:27

2021新年,“十四五”规划掀开画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启航!

新年开局千头万绪,怎么干?

元旦前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总书记作重要讲话。会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元旦前夕,浙江省政府成立旅游专班,就推动浙江旅游业打造“一纵四横”(十大海岛公园和四条诗路)新亮点,加快旅游市场复苏,拓展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

全省文旅系统,如何文化赋能,以文彰旅?彰显文化优势和特色,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强势?促进旅游、消费、产业发展,让文化更好融入生活,这是理所应当要考虑的问题!

“让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经成为“行话”,大家都在说,但怎么转化?

以非遗为例,浙江有人类非遗项目1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17个,第五批国遗也已经公示,省级非遗886个,还有市级非遗3843项,县级9763项,可谓万紫千红!庞大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斑斓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促进旅游发展,促进产业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我想有这么几点,概括为八个“化”:


1.标识化

要打造文化标识。文化载体只有打造成品牌,才能释放文化能量,产生巨大影响力。可以从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名人、民俗风情、古村落、风味小吃、农副特产中,遴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有表现力辐射力的项目,打造文旅IP,打造文化金名片。特别是要抓住具有牵引性、创新性、突破性的文化品牌项目,打造具有地域识别度的文化标识。


2.故事化

有人说,旅游就是编个故事造个谣,修个游步道,搭个牌楼收门票。忽悠是暂时的,搞不长的。各地都有丰厚的资源和积淀,要实施文化基因解码,深入发掘自然禀赋、历史人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故事传奇。杭州西湖,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西泠不冷,孤山不孤,里面都是故事,由不得让人不流连忘返,接踵而至。中国人喜欢听故事,外国人也喜欢听故事!




3.场景化

在很多时候,人们喜欢文化并不仅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所创设的场景,以及在场景中自己情感体验和感悟。人在景中人亦景,要有场景,让人感受体会,让人沉浸式体验。以前的几件农具、几块展板、几幅照片,已经不能吸引人了,要物化还要活化美化,活态展示。比如博物馆,图书馆,非遗馆,不但展陈要丰富生动,吸引人,还要场馆景区化。我们要打造非遗景区,打造非遗特色村,非遗主题小镇,未来的文化将进入场景时代!




4.可视化

或者说数字化,你的优势和特色要彰显,你的美丽要绽放,不但有当地的老百姓享受,还要吸引更多远方的游子游客来体验分享,共享。宣传很重要,要利用抖音、短视频、新媒体等手段,做好宣传,把你的经典,把你的与众不同独特魅力美不胜收,通过形象直观生动的可视化展示平台和形式,表达展示出来,让人一见如故,一见钟情,一见晕倒。






5.生活化

非遗要融入生活,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非遗,本来就是传统生活方式,它是百姓的文化,民间文化,草根文化,生活文化,乡土文化,非遗就是乡愁,所以就是日常生活,民间风俗,就是道德滋养。非遗进课堂,非遗进社区,非遗进礼堂 非遗赶大集,非遗上舞台,非遗上餐桌,吃住行游购娱处处离不开非遗,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须臾不可分离。







6.产业化

曾经一个时期,我们说可以讲非遗产业,但不能产业化,一“化”,就变味走调。这里的产业化,不是讲非遗的工业化,而是从文旅创意方面入手进行保护。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代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让非遗为实现共同致富、拉动内需促发展作出贡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地域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创造更大的产值和税利。




7.集约化

要做大做强,必须抱团,强强联合,提升非遗传承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延伸产业链。要嫁接高端资源,要加强横向联系,建立基地、联盟,借梯登高,借题发挥,借船出海,借鸡生蛋,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互进,共同提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集约化,需要政府及各界的间接扶持,比如政策与市场,推动非遗从生产到生态实现圈层集聚发展。


8.国际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老又鲜活的文化传统,具有无穷的魅力。我国各地许多非遗项目,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一场疫情,使中国非遗的国际化受到了影响,但宜将风物放眼量,世界总会再迎新生机。非遗如何国际化,有N种打开方式,其中,互联网让国际化成为寻常,通过网络平台,让海外参与者感受到“最中国”的难忘体验;也可以通过网络,招募世界各地的游客启程“中国故事”体验之旅。



神州大地自信自强、充满韧劲,一派只争朝夕、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要办好自己的事,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努力绘就文旅振兴的壮美画卷!

马仙非遗文化交流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

电话:139-1153-0558

E-mail:

Copyright(c) 2020 www.mxwh.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